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第一本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有较多特色和较大影响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立足于科研前沿、深入报道该学科基础和临床新进展、荟萃国内外多学科最新医研成果,兼顾推广、普及和提高。本刊形态新颖,内容丰富,栏目设置合理,信息渠道畅通,作者群稳定,编辑经验丰富,论文发表周期短,质量较高,深爱广大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欢迎和好评。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出版部门: 《微循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1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321/R
邮发代号: 38-20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40.00
杂志荣誉 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先进集体”(99-00)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循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5-1740
- 国内刊号:42-1321/R
- 出版周期:季刊
-
卡托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微血管稀少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
微血管稀少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第一步,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1].本文通过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回肠壁微血管分支数、血浆内皮素(ET)和血浆一氧化氮(NO)的稳定代谢产物亚硝酸盐(NO-2)水平的变化及卡托普利(CPT)介入后上述指标的改变,旨在探讨高血压微血管稀少与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及CPT对其的影响.......
作者:吴强;曾祖荫 刊期: 1998- 03
-
缺血再灌注家兔微循环、血液流变性的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的干预作用
银杏又名白果树,是地球上存活久的植物之一,在中国有数千年药用历史.银杏叶含有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有效成分,如黄酮类、内脂类、萜类等,早有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外周血液循环障碍的报导[1],但机理尚不清楚,尤其是对缺血再灌注微循环障碍影响如何,以及可能的机制,相关报导较少,为此我们观察了家兔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以及银杏叶提取物对其的干预作用.......
作者:龙建军;朱瑞华;冯小平;骆秉铨;吴良金 刊期: 1998- 03
-
实验性肺水肿大鼠血浆中内皮素、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以及硝普钠、川芎嗪对其的影响
静脉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引起肺水种,症状典型、剧烈,动物全部迅速死亡,其机理类似于临床上的中枢性肺水肿[1,2],为一种混合性肺水肿,此类肺水肿时肺动脉压[3]及肺楔压明显增高(以后者为主),肺泡通透性也明显增高[4],肺间质腔及肺泡腔内充满含有大量蛋白的水肿液.为进一步了解此类肺水肿发病机制,探讨儿茶酚胺与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释放的关系,我们对肺水肿及采用文献报道对肺水肿具有良好预......
作者:桂怡;戴顺龄;段金虹;李春涛;斯琴;程锦轩 刊期: 1998- 03
-
1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初期血液流变性的研究
本文对1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发病24h之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并与100例相同年龄段的心脑血栓病危险因素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以期发现脑梗塞发作过程中血液流变性改变的意义.......
作者:陶雄飞;杨玉莲 刊期: 1998- 03
-
发热类与非发热类传染病甲襞微循环的对比分析
对单一传染病种甲襞微循环的临床报道已有不少,但进行归类观察者甚少.我们将临床中常见的传染病归纳为发热类和非发热类二大类,随机抽取68例,对其甲襞微循环进行了临床观察.......
作者:刘腊香;杨志勇 刊期: 1998- 03
-
Ⅱ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和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浆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相关性的研究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由澳大利亚的Metcalf等发现,在软琼脂糖培养基上能促进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集落形成,故命名为GM-CSF[1].1980年代中期人们逐渐发现该因子不仅对粒细胞有作用,而且与内皮细胞[2]以及感染的控制皆有关.而尿微量白蛋白[3]系肾小球的高滤过超过肾小管吸收能力所致,微量白蛋白尿的检出可看作糖尿病(DM)患者初期肾脏病变的发生,也是预测糖尿病肾病(DN......
作者:胡玲;舒秉俊;张忠平;江芳芳 刊期: 1998- 03
-
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形态和渗透脆性的初步研究
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表面电荷下降,细胞膜流动性降低,红细胞氧运送减少等已有报道[1,2],这些异常与红细胞形态变化有一定关系.为了进一步观察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形态改变和有关影响因素,我们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22例糖尿病患者4400个红细胞形态变化,并同时测定了红细胞膜的渗透脆性.......
作者:付汉菁;潘素芳;朱良湘;袁申元;李延延;许世清 刊期: 1998- 03
-
抑郁症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
抑郁症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精神卫生问题之一,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紊乱有关.近年来有初步报告表明情感性精神病患者有甲襞微循环的改变[1],并推测与神经内分泌紊乱有关.目前,微循环研究在精神科领域尚不够深入广泛,本文研究目的即是探讨抑郁症患者甲襞微循环可能的改变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
作者:吴福喜;臧德馨;程自立 刊期: 1998- 03
-
糖尿病的血液流变性改变与其微循环障碍的关系
糖尿病(DM)是一类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1],DM可以不同的机制影响微循环,进而导致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本文检测了35例不同类型DM患者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指标,用血液流变学观点探讨了DM患者的微循环障碍.......
作者:张周良;刘茂贤;杨景旭;郭力 刊期: 1998- 03
-
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膜磷脂组分的关系
红细胞变形能力是红细胞流变学的主要指标,是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必要条件.很多学者证实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降低,并对降低的原因进行了研究[1],但尚未见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膜磷脂各组分关系的报道.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患者红细胞膜磷脂各组分,试图从膜磷脂角度探索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性改变的基础.......
作者:马焕文;郭述苏;许荣家;杨霞 刊期: 1998- 03
动态资讯
- 1 中医对微循环的若干认识
- 2 脑出血患者微创抽吸引流术前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和磷脂酶 A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 3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 4 高容电站电磁场环境下人体血液粘度的改变
- 5 吸烟对血浆iso-PGF2α、6-Keto-PGF1αTXB2的影响
- 6 2型糖尿病患者肾早期损伤与相关因素分析
- 7 仪器分析法和手工涂片法白细胞分类结果比较
- 8 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缺氧诱导因子2α表达变化及氯化钴对其影响
- 9 不同程度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含量变化
- 10 晚期胃癌患者癌组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蛋白表达及与生存时间的关系
- 11 高强度手部作业人群甲襞微循环的远期观察
- 12 乳癖散结胶囊联合维生素E对乳腺非典型增生的疗效及超声影像变化
- 13 阿勒泰地区92例汉族与哈萨克族高粘血症患者全血粘度与红细胞刚性指数的测定分析
- 14 妊娠期血糖异常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
- 15 2型糖尿病患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水平和胰岛素抵抗与尿白蛋白的关系
- 16 连接蛋白43在远端缺血预处理防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血脊髓屏障的作用及机制
- 17 一例重症中暑患者CRRT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
- 18 孕妇产前血型抗体水平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
-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0 人体子宫微循环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