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第一本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有较多特色和较大影响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立足于科研前沿、深入报道该学科基础和临床新进展、荟萃国内外多学科最新医研成果,兼顾推广、普及和提高。本刊形态新颖,内容丰富,栏目设置合理,信息渠道畅通,作者群稳定,编辑经验丰富,论文发表周期短,质量较高,深爱广大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欢迎和好评。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出版部门: 《微循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1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321/R
邮发代号: 38-20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40.00
杂志荣誉 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先进集体”(99-00)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循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5-1740
- 国内刊号:42-1321/R
- 出版周期:季刊
-
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来源小微粒的检测研究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并且是目前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独立的危险因素[1]。内皮微粒是一种在促内皮细胞激活或凋亡状态下释放的膜样结构微粒,这种微粒带有大量的内皮表面蛋白和生物信息,是检测内皮功能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2]。新近的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来自内皮细胞的大微粒(0.5μm-1.0μm)水平显著升高[3,4];但迄今尚无高血压患者外周......
作者:胡帅帅;仉红刚;张秋菊;修瑞娟 刊期: 2014- 01
-
黄芪多糖对内毒素血症性肺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内毒素血症引起的肺损伤是临床危重症学科的常见多发病,发病急、进展快,若不及时治疗,可以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呼吸功能衰竭。其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炎性细胞在肺内聚集、肺间质及肺泡水肿、肺泡间隔增宽等。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内毒素血症早期的主要炎症效应细胞,其过度活化对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炎症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早期积极抗炎治疗是阻断内毒素血症性肺损伤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胜红;邱斌;徐志红;李银萍 刊期: 2014- 01
-
舒芬太尼对体外循环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体外循环(CPB)期间脑血管微栓子(脱落的主动脉粥样斑块、气栓和组织碎屑)、脑氧代谢异常及炎性因子大量释放,可造成脑损伤,引起术后一系列神经、精神并发症[1]。认知功能障碍为CPB围术期主要并发症,其发生与脑损伤有关[2]。神经组织蛋白S100β血清水平和脑组织含水量两项指标能较客观反映脑损伤严重程度[3];脑组织“钙超载”也是脑损伤的机制之一[4]。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型μ阿片受体激动剂,主要作为C......
作者:张鲲;李曼;王力甚;董爱萍;王蓉;沈述威 刊期: 2014- 01
-
淫羊藿苷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抑制作用
人体内的钙主要以羟基磷灰石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当钙以磷酸钙的形式沉积在动脉系统时,会导致动脉钙化。钙化血管的弹性较差,钙化斑易导致血管狭窄,从而改变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引起高血压、中风和心肌肥厚等疾病[1-3]。......
作者:程孝中;葛永斌;蒲顺昌;燕傲蕾;徐娟;郭慧 刊期: 2014- 01
-
正常淋巴液对内毒素休克小鼠内毒素增敏系统的作用
内毒素休克(EndotoxicShock,ES)引起的多器官损伤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2]。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Protein,LBP)和脂多糖受体(LipopolysaccharideReceptor,CD14)可提高机体多种细胞对细菌内毒素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敏感性,使内毒素的生物活性提高数百倍甚至数......
作者:崔浩;孙自贤;崔颖;陈伟红;张立民;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4- 01
-
应用激光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皮瓣成活面积的准确性分析
皮瓣成活面积的测量是皮瓣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测量方法有纸模法[1,2]、照片图像分析法[3,4]等。随着微循环测量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根据组织循环血流状况确定组织成活的测量方法[5],但用微循环灌注量来评估皮瓣成活情况以及这种判断结果是否与皮瓣的组织学成活状况相符合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本文通过激光多普勒成像(LDI)技术和纸模法测量皮瓣成活面积的比较以及皮瓣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估用LDI微循环灌注......
作者:王友彬;吴焕文;肖一丁;高春锦;刘雪华;赵岭;刘蕴琦;王晓军;马雪梅 刊期: 2014- 01
-
超负荷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MI)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1]。临床研究发现,即使闭塞血管血流经PCI后已达TIMI3级,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欠佳,主要原因是相关梗塞部位心肌微循环灌注不良[2]。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证明,微循环灌注不良的重要起因是由于血小板栓塞和氧自由基损伤等[3]。目前临床上急诊PCI术前多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简称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作为抗血小板的常规剂量......
作者:张亚平;张敏;马秀萍;闫继霞;丁伟英 刊期: 2014- 01
-
成人缺血型烟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烟雾病(MoyamoyaDisease)又称为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颅底软脑膜、穿通动脉等小血管代偿增生形成脑底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因在脑血管造影时可见狭窄或闭塞主干盲端上呈现许多小血管影,酷似吸烟时吐出的烟雾而得名[1]。既往发现的成人烟雾病(特别是女性)以出血型为主,如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内出血等[2]。但近年来......
作者:张填;王淑荣;马涤辉 刊期: 2014- 01
-
乳癖散结胶囊联合维生素E对乳腺非典型增生的疗效及超声影像变化
乳腺非典型增生为女性多发病、常见病,占乳腺增生疾病首位[1],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关统计结果[2]显示,乳腺活检病例中发现60%-70%为乳腺非典型增生,采用中药乳癖散结胶囊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疗效已有报道[3,4],本文报道乳癖散结胶囊内服外敷,并联合维生素E口服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玉红;王永红;张永华;刘静云;张珊珊;丁洁;王海平 刊期: 2014- 01
-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其血清 CD40/CD40L及 MMP-9水平的关系
高血压是诱发心脑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时湍流和剪切应力的增加可导致动脉内膜损伤,损伤部位易发生脂质沉积和血小板聚集,从而发生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初被认为是一种大中动脉退行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之后研究发现,CAS是一种与免疫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作为重要炎症信号通路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0(CD40)和154(CD154,又称CD40L)这一对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
作者:李建军;马清峰;张静;熊亮 刊期: 2014- 01
动态资讯
- 1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TNF基因多态性分布研究
- 2 糖尿病肾病与血液粘度
- 3 窒息新生儿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
- 4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届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第七届微循环会议纪要
- 5 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镁离子水平变化及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 6 高血脂对纤溶系统活性的影响
- 7 补肾活血治疗肾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 8 老年人不同高血压类型与血液流变性变化的关系
- 9 肝硬化甲襞微循环形态变化
- 10 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患者炎性指标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分析
- 11 中药与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 12 金标法和冷凝集试验测定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的结果比较
- 13 急性冠脉事件的机理与对策
- 14 063 X线照射对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及复方紫归的保护作用
- 15 中国汉族人群中肿瘤坏死因子-α-23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血糖、血脂关系的研究
- 16 原发性痛风并发肾损害患者血尿酸和血肌酐水平分析
- 17 西洛他唑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对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 18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回顾性分析
- 19 老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变化及与有关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0 AFP、AFU和TSGF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