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第一本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有较多特色和较大影响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立足于科研前沿、深入报道该学科基础和临床新进展、荟萃国内外多学科最新医研成果,兼顾推广、普及和提高。本刊形态新颖,内容丰富,栏目设置合理,信息渠道畅通,作者群稳定,编辑经验丰富,论文发表周期短,质量较高,深爱广大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欢迎和好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出版部门: 《微循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1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321/R

邮发代号: 38-20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40.00

杂志荣誉 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先进集体”(99-00)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微循环学杂志
  • 杂志名称:微循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5-1740
  • 国内刊号:42-1321/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先进集体”(99-00)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微循环学杂志1998年第4期文章
  • 电离辐射对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粘附特性的影响

    电离辐射对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往研究多侧重于电离组织、器官实质细胞损伤的研究,近年来则比较重视环境变化对实质细胞的影响.辐射作用后,微循环改变出现得比较早,与病情的发展密切相关,表现为血管扩张、血流缓慢、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白细胞贴壁和游出等.......

    作者:张作明;郭鹞;杜红俊;郭守一;骆阁大 刊期: 1998- 04

  •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并因此使其防治研究受到限制.......

    作者:戴小牛;夏作理;陈连璧 刊期: 1998- 04

  • 慢性型门脉高压时胃微循环调节的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门脉高压症时有明显的胃微循环障碍,并被认为是门脉高压性胃病变的病理基础,但对胃微循环障碍形态特征的认识仍不一致,尤其现有实验模型未能较好模拟肝硬化门脉高压人群的观察所见[1~3].......

    作者:何泽生;武永忠;马庆久;吴金生;赖大年 刊期: 1998- 04

  • 普萘洛尔、酚妥拉明对由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家兔肠系膜微血管运动的影响

    血管运动是血管内径周期性、节律性的收缩与舒张现象,其特征为具有一定的频率和振幅,并且血管运动在调控诸多微循环功能,如毛细血管血流灌注、氧运输、组织液的交换及淋巴液的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关于血管运动产生及调控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作者:戴芸;常立功 刊期: 1998- 04

  • 新生儿肺炎的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变化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病死率很高的常见疾病.重症肺炎晚期常常出现DIC或出血.......

    作者:李红燕;梁琼 刊期: 1998- 04

  • 214例心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性分析

    血液流变学检测是当今研究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病和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对不同疾病的中医证型(特别是血瘀证)的重要研究手段,并且对上述病证的诊断和药物疗效评价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汉卿;陈琢;黄伟;胡永红;杨芙蓉;刘艳娟 刊期: 1998- 04

  •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及分析

    病毒性肝炎患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尤其是肝硬化病人.为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甲襞微循环改变之特点.......

    作者:杨志勇;刘腊香 刊期: 1998- 04

  • 激素替代疗法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微循环的影响

    更年期是妇女由生育年龄过渡到丧失生殖能力时期的过程.随着卵巢功能的降低,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改变,约有50%~75%的妇女在临床上出现更年期症状,困扰这一时期的妇女,同时将会伴发一系列老年疾病.许多的文献资料表明,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控制更年期的症状,减少老年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1~4],但有关激素替代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机体微循环影响的报道目前尚未见到.为此我们选用人工合成雌激素己......

    作者:赵永青 刊期: 1998- 04

  • 小儿孤独症的临床微循环研究

    1943年Kanner首次发表早期婴儿孤独症的论述后[1],50余年来,虽对该症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其病因仍不十分清楚,治疗也无特殊药物,早期教育与诱导可使部分患儿恢复正常[2].为了探讨小儿孤独症的发病机理,在国内外尚无有关该病微循环研究报道的情况下,我们对1992~1997年被确诊的30例小儿孤独症进行了临床微循环研究.......

    作者:李润青;陈恩利;刘振寰;李红宇;邵芳连 刊期: 1998- 04

  • 早期脑血管病的微循环表现

    脑血管病目前仍然是大多数国家中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脑出血、脑梗塞、腔隙性梗塞.现在对该疾病早期预防的主要手段是检查血脂、血粘度指标.但是应用微循环方法做早期脑血管病的预防检测报道较少.......

    作者:黎新宪;马玉铭;邸红军 刊期: 1998-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