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第一本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有较多特色和较大影响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立足于科研前沿、深入报道该学科基础和临床新进展、荟萃国内外多学科最新医研成果,兼顾推广、普及和提高。本刊形态新颖,内容丰富,栏目设置合理,信息渠道畅通,作者群稳定,编辑经验丰富,论文发表周期短,质量较高,深爱广大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欢迎和好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出版部门: 《微循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1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321/R

邮发代号: 38-20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40.00

杂志荣誉 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先进集体”(99-00)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微循环学杂志
  • 杂志名称:微循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5-1740
  • 国内刊号:42-1321/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先进集体”(99-00)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微循环学杂志2004年第1期文章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变化

    目的: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和透析治疗CRF前后血浆中Hcy水平的变化.方法:以微板底物诱导法测定CRF患者、冠心病(CHD)患者和健康者血浆中Hcy和其它血脂指标的浓度,并讨论与分析.结果:CRF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

    作者:李庆桂;杨桂;胡汉宁 刊期: 2004- 01

  • 络泰粉针剂对冠心病患者氧自由基及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MDA、SOD与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的变化及药物络泰粉针剂对其影响.方法:将80例经选择性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的对照组和基础治疗加络泰粉针剂治疗的观察组,检测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血清MDA、SOD含量及红细胞变形性及聚集性的变化,并与20例健康人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SOD降低,MDA含量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减低,聚集性增高.应用络......

    作者:胡波;王洪勇;陈伟;方利 刊期: 2004- 01

  • 不同孕期D-二聚体浓度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方法:排除D-二聚体增高的相关性疾病,将孕妇分成早、中、晚孕三组,并设非孕育龄妇女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对检测对象进行D-二聚体水平分析.结果:对照组D-二聚体为0.23μg/ml±0.08μg/ml;早、中、晚孕组分别为0.33μg/ml±0.09μg/ml、0.76μg/ml±0.24μg/ml、1.51μg/ml±1.07μg/ml.孕妇各组比较差异显著(......

    作者:王冬娥;万波;鞠文东;邓坤仪;李栓文 刊期: 2004- 01

  • 不同保存条件对PT和APTT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式及保存条件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正常体检人员在不同采血方式、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测定的PT和APTT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浆PT在4℃保存2h、24h的结果以及在25℃保存2h、8h的结果与及时测定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APTT在4℃保存2h、8h的结果以及在25℃保存2h、4h的结果与及时测定结......

    作者:张劲丰 刊期: 2004- 01

  • 白细胞介素-6基因-572C/G基因型与外周血血小板数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IL-6基因-572C/G多态性对健康人群外周血血小板数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测定我院门诊体检的203例健康人群的IL-6基因-572C/G多态性,分析其与外周血血小板数量的关系.结果:-572C/G多态性与人群中外周血血小板数量相关,G等位基因携带者血小板数量明显高于CC基因型者(188.23±52.56×109*L-1vs181.30±50.1......

    作者:付海霞;李艳;李庚山;张平安;许家俐;夏泠 刊期: 2004- 01

  • 血液微循环与心血管内源性细胞保护

    预先反复短暂缺血可以使心肌在后续的持续缺血得到保护的现象被称为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1],作为一种内源性细胞保护现象,IPC已成为当前心血管领域细胞保护的研究热点,其心血管保护作用包括减轻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所致心脏、心脏以外器官以及血管床损伤[2].......

    作者:刘秀华 刊期: 2004- 01

  •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届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第七届微循环会议纪要

    ......

    作者: 刊期: 2004- 01

  • 本刊2004年稿约

    ......

    作者: 刊期: 2004- 01

  • 动态监测SARS病人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及其意义

    目的:动态监测SARS病人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iNOS、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法测定SOD,检测早期、恢复期SARS病人、出院后SARS随访者,在SARS一线工作但未患SARS医务人员以及健康体检者血清NO、iNOS和SOD含量.结果:SARS早期组NO均值高于其他各组(P......

    作者:庄俊华;黄宪章;徐宁;欧爱华;林琳 刊期: 2004- 01

  • 动态监测SARS患者SARS病毒IgG抗体及其意义

    目的:动态监测SARS患者SARS病毒IgG抗体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早期、恢复期SARS患者以及出院后第一次和第二次SARS随访者,一线未患SARS医护人员,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ARS病毒IgG抗体.结果:SARS不同时期和不同人群IgG抗体阳性数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黄宪章;吴新忠;丁海明;陈林;庄俊华;林琳 刊期: 200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