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第一本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有较多特色和较大影响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立足于科研前沿、深入报道该学科基础和临床新进展、荟萃国内外多学科最新医研成果,兼顾推广、普及和提高。本刊形态新颖,内容丰富,栏目设置合理,信息渠道畅通,作者群稳定,编辑经验丰富,论文发表周期短,质量较高,深爱广大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欢迎和好评。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出版部门: 《微循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174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321/R
邮发代号: 38-20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40.00
杂志荣誉 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先进集体”(99-00)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循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5-1740
- 国内刊号:42-1321/R
- 出版周期:季刊
-
应激性生活事件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生活事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有关[1].动物实验提示应激性事件可损害心肌灌注,增加心室易损性,诱发室颤[2].目前认为血液流变特性的改变是应激促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另一重要机制[3].据此,本文通过测定研究对象的血液流变指标,了解应激性生活事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及血液流变学改变与功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关系,从而探讨心理社会应激促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作用机制.......
作者:朱志先;杨越秀;谢忠明 刊期: 2004- 02
-
100例健康人不同部位体表血流量的测量
皮肤血液循环障碍是一个常见的病理现象,可出现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测量皮肤血流量对于深入认识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发展过程、观察疗效、判断预后均有一定意义.血流量测量有多种方法[1]包括荧光示踪、红外热像、容积脉波和激光多普勒血流量测量等.其中激光多普勒血流量测量以其无损伤、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多年来应用较多的激光多普勒血流计(LDF)为单点接触式、在使用中影响因素多,结果重复性......
作者:赵秀梅;刘育英;刘秀华;蔡莉蓉;韩岳;刘凤英 刊期: 2004- 02
-
仪器法与手工法测定APTT结果比较
APTT定量测定是临床上用于出凝血性疾病诊疗的一项重要常规项目,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仪器法测定,少数医院仍采用手工法测定.但由于仪器法检测过程中,不同厂家、不同型号血凝仪使用不同的试剂和标准,可能会影响结果的一致性.为此,我们对ACL-200、ACL-300、SysmexCA6000、SysmexCA1500、STACompact五台血凝仪以及手工白陶土法测定APTT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林莉;徐宁;庄俊华;黄宪章 刊期: 2004- 02
-
几种临床疾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与血小板减少症密切相关,本文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再生障碍性贫血(AA)、肝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PAIgG、PAIgM、PAIgA检测并与血小板数目正常的健康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丽清 刊期: 2004- 02
-
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降低组织因子及核转录因子AP-1和NF-κB水平的作用
雌激素在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妇女进入绝经期后,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出现与之相关的绝经期综合症,同时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生率明显升高[1].......
作者:王雯;朱广瑾;祖淑玉 刊期: 2004- 02
-
银杏叶片与达美康治疗2型糖尿病时血液流变性与血脂的变化
2型糖尿病患者,除存在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外,还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及血液流变性异常起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检测82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血脂等指标,并用银杏叶片进行治疗,以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与血脂的关系以及银杏叶制剂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吕军;刘久波;张珍;杨青山;黄平 刊期: 2004- 02
-
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特征及通心络胶囊的治疗作用观察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和危害健康及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报道较多.本文仅就老年人心、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症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特征及通心络胶囊对其治疗作用的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吴汉卿;黄召谊;杨芙蓉 刊期: 2004- 02
-
川芎嗪对血瘀大鼠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的影响
活血化瘀疗法在祖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川芎嗪能改善血液微循环和血液流变特性[1,2],但其对淋巴微循环的作用及对淋巴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未见报道.本文探讨川芎嗪对淋巴微循环的作用,拓展其应用范围,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
作者:张学锋;刘艳凯;牛春雨;姜华;赵自刚;张玉平;张静 刊期: 2004- 02
-
34例高血压患者激光照射人迎穴前后微循环观察及其治疗作用
微循环障碍在不同类型高血压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是有待研究的课题.激光治疗高血压,国内开展较多,近期疗效达80%,对缓进型I,II期及年轻患者,效果较为满意[1].我们对34例高血压患者的球结膜及甲襞微循环在激光照射人迎穴前后,作了对比观察,对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的机理,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作者:吴云清;吴燕;马剑峰;戴顺龄;薛全福;李绮芳 刊期: 2004- 02
-
微血管功能调节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微循环是由微血管和微血流组成,它对维持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内环境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微血管功能调节的若干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微血管功能调节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重点讨论若干中药对微血管功能的调节作用.......
作者:金惠铭 刊期: 2004- 02
动态资讯
- 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
- 2 创伤骨折合并DVT患者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3 急性肺栓塞家兔血流动力学参数及组织病理学改变
- 4 金标法和冷凝集试验测定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的结果比较
- 5 肝素结合蛋白在诊断婴幼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6 宫腔镜下Nd:YAG激光治疗子宫内疾病78例分析
- 7 血清BNP浓度与肺静脉消融术后房颤复发关系的研究
- 8 普伐他汀调脂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血流储备的影响
- 9 02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病人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 10 动态监测SARS病人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及其意义
- 11 贫血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沉方程K值的检测分析
- 12 四组复方中药对模拟失重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 13 内皮素-内皮素受体在凝血酶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 14 不同年龄段已婚妇女甲襞微循环及宫颈病变结果分析
- 15 血液流变学临床应用30多年的国内进展
- 16 儿童网织红细胞各参数参考范围调查
- 17 N-乙酰半胱氨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 18 肾功能衰竭患者尿C3,IgG和溶菌酶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 19 炎症反应对接受PCI治疗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影响
- 20 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血液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