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第一本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有较多特色和较大影响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立足于科研前沿、深入报道该学科基础和临床新进展、荟萃国内外多学科最新医研成果,兼顾推广、普及和提高。本刊形态新颖,内容丰富,栏目设置合理,信息渠道畅通,作者群稳定,编辑经验丰富,论文发表周期短,质量较高,深爱广大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欢迎和好评。
首页>微循环学杂志

- 杂志名称:微循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5-1740
- 国内刊号:42-1321/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先进集体”(99-00)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皮肤血流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技术
胡琅琳
关键词:皮肤血流, 影响因素, 甲襞微循环, 显微装置, 流量变化, 经穴脏腑相关, 血流量测定, 研究方向, 血液循环, 血管舒缩, 生理病理, 神经调控, 临床医学, 基础研究, 活动性, 环境因素, 观测, 放大倍数, 病理变化, 角质层
摘要:皮肤血流量测定已经成为反映脏腑血液循环的重要窗口.皮肤血流量变化由交感神经调控的血管舒缩活动所形成.生理病理及环境因素都可影响血管活动性,从而引起皮肤血流量变化.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人们通过各种显微装置检查甲襞微循环,直观、动态地观测皮肤血流情况,并据此评估相关脏器生理和病理变化,一直被临床医学广泛采用.但由于甲襞微循环观测易受角质层厚薄的影响以及显微装置放大倍数的限制,制约了其对疾病更深层次的研究.作者简介:胡琅琳(1987~),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穴脏腑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