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第一本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有较多特色和较大影响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立足于科研前沿、深入报道该学科基础和临床新进展、荟萃国内外多学科最新医研成果,兼顾推广、普及和提高。本刊形态新颖,内容丰富,栏目设置合理,信息渠道畅通,作者群稳定,编辑经验丰富,论文发表周期短,质量较高,深爱广大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欢迎和好评。                

往期目录

首页>微循环学杂志
  • 杂志名称:微循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
  • 国际刊号:1005-1740
  • 国内刊号:42-1321/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先进集体”(99-00)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微循环学杂志2004年第01期

缬沙坦抗氧化应激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陈钧;王琳;陈欣;卜军;刘念;阮燕菲

关键词:缬沙坦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应激 NAD(P)H氧化酶 家兔
摘要:目的:研究缬沙坦对兔氧化应激水平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喂饲另加牛血清白蛋白一次注射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18只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缬沙坦组,各组6只.8周后,取血清测血脂、丙二醛(MDA);取动脉行形态学检查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用超氧化物荧光探针DHE检测原位超氧化物以反映NAD(P)H氧化酶的活性.结果:8周末,模型组及缬沙坦组血脂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其中,缬沙坦组未对血脂产生影响;但血清MDA及主动脉内膜病变较模型组减少;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缬沙坦组VCAM-1较模型组有显著下降(P<0.05);另外,血管原位超氧化物也明显下降.结论:缬沙坦可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且该效应可能是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活性,并下调下游氧化还原敏感性基因的产物如VCAM-1产生而实现的.